2014-12-23
青春、成长、传承——北京大学首届宿舍文化节开幕
12月20日上午,由公寓服务中心联合校友办、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育基金会等单位主办,以;青春、成长、传承”为主题的北京大学首届宿舍文化节在新太阳学生中心一层大厅开幕。北京大学校长、校友会会长王恩哥,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副校长、总务长王仰麟,校长助理、北大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北大校友代表、在校学生等二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王恩哥致辞
王恩哥首先致开幕辞,他说,这个节日属于所有正在这里以及曾经在燕园度过青春岁月的北大人。宿舍是一个特殊的空间,承载着记忆、见证着成长,宿舍里的故事承载着北大的精神文化,凝聚着北大人;百年育人;的优良传统和家国情怀。
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这个小舍因为有了大家的爱护,有了北大的文化氛围而变得很温馨,从这个小舍里走出来的北大人很多成为了不起的“大家”。王恩哥感谢从天南海北回到母校参加活动的校友,他表示,北大是校友永远的家,北大人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希望同学们在仰望星空之时也要着眼于脚下,“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揭牌
为支持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的北大校友代表赠送纪念砖
随后,叶静漪、王仰麟、校友代表李莹和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燕窝)代表于晓磊同学共同为北大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揭牌。微电影《那年那楼前》的主创团队共同见证了基金的启动。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是在北大教育基金会、校友会和公寓服务中心共同努力下设立的,以搭建燕园宿舍区公共文化空间为目标的首个支持后勤育人工作的公益基金。开幕式的学生主持人胡元瀞、王冲同学以“镌刻青春记忆、传承兄长关爱、打造温馨燕窝、汇聚成长动力”总结了在校同学对该基金的理解。启动仪式上,大家共同观赏了校友们创作的微电影《那年那楼前》。叶静漪、王仰麟、邓娅为支持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的北大校友代表赠送纪念砖,并合影留念。
杨辛、楼宇烈先生的题词、寄语展示
燕窝代表、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壹元捐赠体验者于晓磊在发言中分享了他的感受。一日燕园人,终身燕园情,宿舍是北大人身体和灵魂的港湾,是同学们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北大人的情怀不应该只存在于厚厚的书本中、老师的传授中、媒体的宣传里,更应该贯穿渗透在同学们的生活里,北大精神应该在同学们鲜活的生活中传承发展。这样的想法也得到北大很多老教授的肯定和支持。美学家、书法家、北大哲学系教授杨辛先生为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题词“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北大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为燕窝寄语,燕窝虽小,育隼几何。两位先生的书法作品在活动现场展示,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向宿舍校友导师颁发聘书
接下来的宿舍校友导师聘任环节中,燕园家传承摄影展作品中的主人公、原45楼1105室的1981级国际政治专业的彭艳校友向大家分享了照片上同学们在宿舍包饺子的故事,并与现在居住于45楼1105室的宿舍代表见面。相隔三十余年的同屋校友见面,其情其景令人感动。美国休斯顿校友会前会长、1988级地质专业校友潘起胜向现场听众分享了他和夫人及夫人同宿舍同学们的燕窝故事,并与在校的学弟学妹进行了互动。学弟学妹欢迎学长们常回家看看,感受燕窝和燕园日新月异的变化。之后,同学们分别为校友导师代表们颁发了聘书。
北大校友导师代表、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代表、1987级日本语专业李莹校友随后应邀发表演讲。在讲话中,她分享了自己在宿舍生活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经历与经验,也分享了她对于母校朝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而努力的亲身感受。她说,每年总会找机会回燕园看看,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变化,但心中总有一个不变的情节,那就是作为燕窝人对母校的留恋与情怀,感恩与回报。
王仰麟作总结讲话,他说,天气虽然寒冷,但我们特别是校友们从四方聚集在此,是为了纪念青春、传承文化,共同建设我们和谐美好的燕园小窝。燕窝承载着记忆、见证着成长,不同历史时期从燕窝里走出的北大人,影响和促进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他还梳理了近两年北大学生和校友围绕宿舍文化建设自发举办的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并特别感谢校友们和同学们对母校和燕园小窝所尽的一份心和力、一份情和爱,希望北大宿舍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并预祝首届宿舍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现场还举办了燕园家传承主题摄影展、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壹元捐赠体验活动等。
本次活动由尚在筹备成立的学生组织北京大学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承办,并得到学校青年摄影学会、校友摄影俱乐部、校友会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及学校教务部、会议中心、基建工程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